目前,由我校团委组织的小学期“青苗计划”支教项目已圆满结束。
本次“青苗计划”支教项目于2012年6月17日正式启动,为期两周。参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共100人,其中有5人为留学生志愿者,他们来自韩国、日本、尼泊尔和巴基斯坦。这些志愿者被分为10个支教团,分别前往云浮市郁南县和揭阳市惠来县的中小学进行支教。

(出发前志愿者合影)
校党委副书记戴伟在本次项目启动仪式的致辞中指出,志愿者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我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把自己锻造成为志愿服务的牢固载体,圆满完成支教任务。
“青苗计划”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励耘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品牌活动之一,以组织在校大学生到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为主要内容。该项目开展三年以来,已组织300多名志愿者奔赴省内外50多所中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受益的中小学生超过3000人,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志愿者在备课)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五点要求。为了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共青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委员会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提高了对“青苗计划”志愿者的规范和考核标准。
据介绍,本次“青苗计划”要求支教团队完成五方面的任务:一是对中小学生的支教活动,二是教学与管理问题收集与反馈,三是在校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结对帮扶,四是深入村庄或家庭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五是进行社会调查。这些措施和要求,可以有效规避当前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随意性强规范性差、重形式轻效果以及缺乏可持续性的弊端,提高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并且,为了使参与此次支教活动的同学能够牢记工作任务,推进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校青协除了为志愿者组织了四次专业培训外,还专门印制了《“青苗计划”志愿者服务手册》,内含志愿者常识、“青苗计划”工作内容、团队角色分工和具体的工作要求等内容。
“希望大家用你们的爱心和实践,真正将志愿服务落到实处,真心关爱学生,用学识推动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奉献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校团委书记李春波表达了对志愿者们的期望,同时,这也是“青苗计划”支教项目的庄严承诺。
从志愿者们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都主动邀请他们承担一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志愿者们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户外活动,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生交流)
在支教期间,志愿者们还开展了大量的访谈、座谈和社会调查活动,并发现了支教当地所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

(志愿者家访)
为期两周的“青苗计划”已经落下帷幕,通过本次支教活动,志愿者们深刻了解了乡村教育的问题,也加深了他们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认识。很多志愿者表示他们将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团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助人自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志愿精神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关心乡村教育,关注留守儿童。

(难以割舍的情怀)
据悉,此次“青苗计划”结束后,分校青协的志愿者们将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和论坛等形式汇总材料,总结经验,并开始筹划下一步的工作。志愿者们还根据学校的建议和学生意愿收集了一批学生信息,将面向全校招募“青苗大使”与这些孩子们进行结对帮扶,通过电话、信件、回访等方式建立长期联系。同时,志愿者们也将时刻牢记光荣使命,珍惜宝贵机遇,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务实的态度,持之以恒地奉献自己的热情,支持乡村教育,传播青苗精神。
另外,学校也将不断完善“青苗计划”这一品牌项目,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共同推动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为解决大学生支教活动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和广大中小学校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校团委还特意开通了一条热线电话(0756—6126977),取名“青苗热线”。据校团委副书记陈先兵介绍,团委正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准备把“青苗热线”变成像“400”、“800”一样的免费电话,为及时沟通提供便利。

(他们的期望)

(渴望)

(临别寄言)

(愿青苗精神永远持续)

(我们永远在一起)

(我们永远在一起)

(我们永远在一起)
(文/马浩睿 翁冬暖 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