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架构  党建动态  通知公告  统战工作  基层党建  理论学习  党员风采  党报要论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党建>>正文
 
我与分校共成长征文(信息技术学院 李涛)
发布日期:2009/04/21    点击次数:[]

我与分校共成长征文

 

百年春秋易序、百年薪火相传

北京师范大学创办于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著名大学之一。百年砥砺,铸就了北师大丰富的文化底蕴、突出的学科优势和雄厚的教育资源。

今天的北师大,其学科与专业设置涵盖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12个学科门类中除农、医、军事外的9大门类,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北师大人才济济,并且薪火相传,百年学府一大批学术造诣精深、蜚声中外的学者,是我国最重要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百年学府、年轻分校

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百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创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校园优美、条件优越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坐落在美丽的广东海滨城市珠海,学校依山傍海、青山绿水,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被誉为“亚洲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学校占地面积5000余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53.3万平方米,投资已逾15亿元,建成的教学与生活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堪称国内一流。计划在未来的8~10年间,珠海分校将形成3万人左右的在校生规模。

目前,学校拥有专业实验室33个,4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8743台,总价值6575万余元。实践教学基地339个。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广东省教学示范中心。图形图像实验室成为珠海市科技创新公共实验室。学校的网络建设基础设施高度发达,被中国教育和科学计算机网网络中心授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珠海城市节点单位。

图书馆是为分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目前馆藏中外文图书80余万册,现订中外文报刊22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30余种,设7个印刷型文献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视听室,可向读者提供外借服务、阅览服务、信息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

学校已建有足球场两个,350米、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各一个,大型风雨操场(室内球馆)一座及室外标准篮、排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标准比赛泳池和沙滩休闲泳场可同时满足师生的训练和锻炼需求。

学校建有20000多床位的不同规格学生宿舍,大部分宿舍附设卫生间以及太阳能自动供热沐浴系统;每个学生配备一套组合式家具;宿舍装有IC卡电话及宽带网接口。校内有三条专线公共汽车及长途客车直达珠海市区和广州的主要地点。银行、邮局、通讯部门、医疗门诊部等在校内为师生提供各类优质服务。学生社区各类配套设施齐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校园环境、教学和生活设施在国内均堪称一流,为莘莘学子在此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与分校共命运﹑同呼吸

分校的成长为我们的发展撑起一片艳阳天,我们理应倾尽毕生精力回报母校的培养之恩,为分校的再发展鞠躬尽瘁,为师大的再跨越贡献智慧与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教育园区)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按照独立学院的机制和模式运作、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建设珠海分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实现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珠海分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分校建设初期起,北京师范大学即选派以知名学者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承担分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关院系也选派出一些知名学者和优秀教师赴分校担任教学工作。

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82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29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34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49人。

为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珠海分校对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有较高要求。在各地省级招办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校各专业均为各地二批本科线上考生。

学校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多方面申请基金资助,进行科学研究,每年学校的师生都会申请很多项目,包括教师项目和学生项目,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增强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

前不久,我校拉开森林式大学建设序幕,为此,我校在校园内植树数千株。当然这种是建设“森林式大学”的序幕,建设工作仍在建设当中。

办学之路,亦成长之路。成长的路是漫长的,同时也是曲折的。在成长中,有苦有泪,有彷徨,把困难视为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成长。学校办学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所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

巍巍学府,世纪辉煌;艰辛数载,风华办学路。回顾我校的办学历程,我深切地感到,推动学校发展的,是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执著追求,是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是砺志笃学、荣校报国的理想志向,是团结凝聚、和谐奋进的人文力量。

经济特区,海水含章;刹那数载,悠悠分校情。回顾我个人的发展历程,我坚信不移,分校就像一个有机体,广大学生荣辱与共,共同发展,我个人也正是以学校的发展为后盾。没有学校的培养,也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加倍努力,创新理念,用优异的教学、科研成绩回报母校。

感恩母校,真诚祝愿分校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