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架构  党建动态  通知公告  统战工作  基层党建  理论学习  党员风采  党报要论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党建>>正文
 
理性加人性:二次创业,科学发展(王维荣)
发布日期:2009/03/25    点击次数:[]

 

                                   理性加人性:二次创业,科学发展

                                                教育学院 王维荣

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但由于发展的盲目性,难免经历许多“试误”,付出许多代价。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人对当今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也适时地反映了广大人们群众深切的利益。 我赞同胡锦涛同志所讲的“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事实上,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于国家、对于学校乃至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的理论修养不高,不谈大道理,只就学校的科学发展问题谈谈个人的两点思考。

 

其一,关于学校工作的重心。来珠海分校近两年,有过迷茫、困惑——既为自己,也为学校。我觉得当前“二次创业”的口号提得好, 有方向感、振奋人心、有凝聚力。这意味着将学校今后的发展放在一个新的坐标系中,标志着年轻的分校进入一个理性发展时期。从前困惑之一是担心分校的教学唯一的跛足之行能走多远,并为自己博士毕业后反而没有机会搞科研而懊恼。学校从去年年末起强调科研、成立研究院,学校工作的重心转向教学-科研并重, 这一转变符合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这一转变也将给教师个人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如何使分校的科研同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近日学校鼓励申报研究机构,整合资源,为教师科研搭建平台是一个有远见的决定。研究生院招生的步伐也令人鼓舞,这对于提高我校的办学层次,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意义重大。

 

其二,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依赖于一个良好组织环境。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人民日报》,20041121)。改革开放后,竞争机制随经济之后引入教育领域。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竞争与奖惩模式成了学校管理的主导机制。 以人为本,就要坚信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主体内部,而非外部。如果个体努力的主导动机是逃避惩罚而非追求成功, 那么每个人的能力就不会发挥到上限, 整体的作用就会小于部分相加之和。以人为本,就要尊重教师个人的价值,尊重教师劳动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当前国外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取向: 理性取向,生态取向,反思取向。理性取向强调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生态取向强调教师间的合作、互动;反思取向强调教师通过自我评价、分析得失而寻求改进。好的管理使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我价值感,坏的团体使每个成员都自认残障。希望学校今后在教师的的业务提高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采取多种模式,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我们分校建成高水平、人性化的滋养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