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
公共体育教研部 冯莉萍
3月11日,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晓东同志为我校全体党员、干部作了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宣讲报告,为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拉开帷幕。
3.月23日早8:30我部门特请公共政治教研部的李春秋教授给我们进行了关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辅导,深受启发。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初步认知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需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由于正处在一个脱离父母生活指导,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或产生诸多问题。许多学生遇到的问题,表面看似学业问题,前途问题,情感问题,追溯到根源,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多年从事体育教学,不难发现,体育活动积极分子具有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际融合能力。这种心态和能力从何而来,体育活动功不可没。
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健心功能以及培养意志品质的功能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而体育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促进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然而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是当代大学生中10%~30%心理问题的最大根源。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协调大学生人际关系,对改善人际交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一直是体育界倡导的一句口号,但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有几个?长期以来,体育课程的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会儿要以“淡化竞技运动,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结果造成过分强调体育能力,忽视运动技能。一会儿提倡“快乐体育”使体育课程充满虚无和空洞。一会儿“重竞技、轻群体”造成了高校竞技水平的提高与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连年下降。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在争议中进行,反过来,复过去,体育教学也在这种争议中进行,造成一线教师无所适从,我国学生的体质在争议中也持续下降。
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自身优势,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体育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在动作交流、语言交流、情感交流中为大学生自我肯定、自我塑造,培养积极进取精神,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也因此,要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由为重要。
三、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实施方略
1.教学改革以人为本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一定要注重以人为本,以锻炼者为主体,以实现健身、健心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体育竞赛、课外活动的开展,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构建适合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体育活动体系。
2.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的作用,并使学生产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使学生的特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这样就能使学生将来走出社会后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挖掘各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体育教育的整体效益。
3.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体育教学
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尖子生的作用,调节好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积极挑战自我;给相对素质差的学生给予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我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4.应发展学生的个性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体育的生机在于活力,就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中,马克思提出了“让每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就能够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学生所喜欢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去向其他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也去帮助和知道其他的同学的学习。在这种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学生的交往能力就可以得到增强。同时也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前提。现在许多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自己认为,我是老师,你就得按我教的去学,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形地产生一种压抑感,使学生的学习和心里发育受到阻碍。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要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来对待经常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来进行教学,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中来。另外,由于师生的和谐,更能使学生从教师的热情中克服怕苦、怕累的心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长期这样锻炼的话,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6.团队合作永远是体育课程中不容忽视的培养主题
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都不是哪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只有不同分工的人团结凝聚成团队,协同工作,才能让社会进步。团队合作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好的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的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在体育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成了我们高校教育日常教学的一个重点。
四、结语
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的成功的愿望。每个人都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为那些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同学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新一代的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本专业的特殊性,利用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来进行教学。我们要把新的教学模式带入到学校体育中去,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不断创新,实现在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建立正确的“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