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双一流”建设要在认真吸收世界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大地,走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新发展之路。
世界一流大学的衡量、评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虽然国际上推出了不同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排行榜,有些方面的指标是共同的、可以衡量的,但有些方面是不同的,难以衡量。过去我们较为关注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和可以衡量的外在指标,并向这方面努力,但是,一流大学不仅要有这些外显的“形”,更要有内在的“魂”,而这个“魂”没有也无法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来衡量,也没有一致的路径可以选择,需要根据各国大学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制度特点和时代要求来探寻。中国大学在建设“双一流”的进程中,必须寻求和确立自己的“魂”,把“中国特色”注入到大学建设的“魂”中,体现中国一流大学的学术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双一流”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和创新。
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是辩证统一的,只有立足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只有以世界一流为标准,瞄准世界一流,不懈努力奋斗,才能与世界一流大学平等交流对话,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没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本土化,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实现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独特性与国际影响力。没有瞄准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很可能成为低水平的代名词。
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发展路径与体制机制等方面,贯穿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职能中。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贯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道路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国际意识、本土意识,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立足世界学术前沿进行交流、合作与研究,并引导师生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自身社会责任。
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既是学科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评价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可比性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越世界一流水平,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突出贡献;既要以建成一流学科为努力方向,更要积极探索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经验与发展模式。“双一流”聚焦学科发展,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一流学科建设并不代表只发展优势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各个学科类似有机关联的生态系统,既有乔木,也有灌木,它们相互支持、共同生长,科学研究就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发展的。有数据显示,最近25年,诺贝尔奖项中有近一半属于交叉性的合作研究成果。大学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在多科性和综合化的环境中培养优秀人才,使科学研究的一流和人才培养的一流相互融合。就拿中国人民大学来说,以9个排名全国第一的学科为龙头,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立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双一流”建设呼唤评价理念与机制的创新。大学的事务、活动和功能宽泛且多元,价值、精神和使命深远而独特。学科评价要促进特色发展,不是鼓励以数量和规模的“大”取胜,而要以学科的质量与水平的“优”来胜出。评价要尊重中国国情,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评价体系,也不能关起门作评价,而应将其放在世界坐标系中去比较。对于各种大学排行榜,尤其是国际大学排行榜,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其进行分析看待。只有发现自身优势、克服不足,才能坚定地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奋斗目标迈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2016年04月14日18 版)
原文链接:
[人民日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有“形”更要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