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架构  党建动态  通知公告  统战工作  基层党建  理论学习  党员风采  党报要论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党报要论>>正文
 
第三期京师学术沙龙:快餐教育——从速食主义看教育制度的发展
发布日期:2008/05/22    点击次数:[]

2012年3月30晚,题为《快餐教育——从速主义看教育制度的发展》的第三期京师学术沙龙在愿望餐厅如期举行。本期沙龙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学术发展中心、弘毅社、国学社承办,吸引了来自国际商学部、法政学院、管理学院、国学社、弘毅社及UIC的同学报名参加。


沙龙以“2012考研试题泄题案”为切入点,直接引导参与者对教育现状进行反思。在座的同学普遍认为,教育产业部门为了从学生身上获取利益而违反教育常规、法规,教育制度的弊端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谈到社会新型文化产业——影视、讲坛节目、名著导读等的发展现状时,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位来自国学社的同学表示,文化快餐的出现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求速度、求数量的特点,它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当谈及“文化快餐有向‘正统’教育蔓延的趋势”时,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来自UIC的两位同学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对快餐文化的吸收要掌握分寸,而对文化的学习应该全面,正如UIC倡导的创新型博雅全人教育。


著名学者于丹曾说过:“中国文化需要上课的人很多。”作为经典文化的平民化包装,文化快餐以其轻松、通俗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大众的速读需求。然而,“快餐”只是相对于“正餐”而言,作为“正餐”的辅助,它不能代替人们获取知识、学习文化的正常途径。倘若将文化快餐的作用片面放大,不仅会导致文化传播质量的下降,对常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背离与挑战,甚至对教育的现在与未来还会造成不良影响。


沙龙结束后,一位同学表示,这几期的主题选择得都很贴近现实生活,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与书籍,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加深了,思辨力与口才也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至于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快餐文化,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吸收”文化快餐为我们提供的“养分”,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供稿:校团委学术发展中心 晏冉

关闭